夏晓虹教授精彩解读梁启超研究新材料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0日 访问次数:

 

 

20121218日上午9点,来自北京大学的夏晓虹教授在人文学院320会议室为厦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新史料与新问题――“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解读》的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李无未主持。林丹娅教授、李晓红教授、王烨教授、王宇教授、林祁教授等教师及闻讯而来的校内外师生参与了这场讲座。来自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也随同前来。

夏晓虹教授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并著有《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诗界十记》、《晚清文人妇女观》、《旧年人物》、《诗骚传统与文学改良》、《晚清的魅力》等,在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在主持人简要介绍过夏晓虹教授的研究领域及主要著作情况后,讲座正式开始。夏晓虹教授首先介绍了“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南长街54号系梁启超弟弟梁启勋旧宅,这批材料包括梁启勋所收藏的梁启超所用过的器物、手稿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梁启超致梁启勋的240多封书信。这批材料对梁启超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目前中华书局已经全彩印刷一部分刊行,便于研究者使用。夏晓虹教授认为,在使用这批材料时,仍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参照,不能妄下定论。

接着,夏晓虹教授从书法及信笺两个角度对材料中的梁启超信件进行解读。梁启超具有极深的书法造诣,这与他坚持临摹碑帖的习惯息息相关,而书法也成为梁启超一个重要的情感抒发方式,可从中解读出梁启超的心境。梁启超所用的信笺也颇具特色,1903年《新民丛报》社发行的“世界八杰”笺可视为梁启超自制笺的前身;而从日本归国后,梁启超自制笺则经历了一个从繁复到简约的变化,体现了梁启超心境的归于平淡,也反映出他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

随后,夏晓虹教授又介绍了另一个重要的材料,即梁启超1918年为子女讲学的备忘录《清代学术讲稿》。夏晓虹教授认为,1918年对于梁启超而言是一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年份,从这一年他开始转向学术。《清代学术讲稿》有效地串联了梁启超前期和后期学术思想的中断,体现了他思想的转变,也为他之后在清华的讲学奠定了基础。梁启超在为子女讲学时,还注重文学及地方文化,这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材料。

陈平原教授也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补充。陈平原教授认为,夏晓虹教授的研究介于文史之间,注重细节,是考据方法与深厚理论基础相得益彰的结晶。陈平原教授还指出,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关注物质文化,发掘物件的意义,并举了彩笺的历史为例。陈教授提醒同学们注意发掘档案、报刊、作家信札等新材料,扩大研究材料的选取范围,但同时应当具有鉴别意识。

最后,夏晓虹教授回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问题,李无未教授、林丹娅教授针对讲座内容作出了简要点评,认为夏、陈二教授的讲授不仅带来梁启超学术研究新信息与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学问示范,使在座师生深受启迪,受益良多。讲座结束后,听众们还不舍离去,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聆听夏、陈二位教授的传道解惑。(中文系洪柳报道)

 

 

 

 

 

 

 

 

  

 

 

 

 

文章录入:yanwang    责任编辑:yanwang 
  • 永乐高131net登录

    Copyright© 2023  永乐高131net登录 - 永乐国际官网欢迎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永乐高131net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