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贝尔奖•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9日 访问次数:

 

 

2013156日,“莫言・诺贝尔奖・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论坛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厦门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团队承办。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及出版单位,大家集聚一堂,深入讨论莫言获诺贝尔奖这一事件本身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等相关论题,全面审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前景。此次高峰论坛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中新社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详细报道,报道被20余家国内重要没提转载。

会议按照时段分为四个单元。会议开始前,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李无未教授致欢迎辞,并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表达了对大会的祝愿。随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朱水涌教授宣布大会开始,并主持第一单元的发言,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著名学者孙绍振教授,古稀之年的孙教授是1980年代文学理论界轰动一时的“三个崛起”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新时期文学30年的重要见证人。孙绍振教授在发言中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事件,国际上一些人对莫言获奖的质疑,实际上隐藏着西方政治、道德及种族优越感、政治意识形态偏见及文化歧视。孙教授认为,诺奖是颁给作家的文学成就的,而不是颁给作家的政治立场的,从文学成就而言,之前获奖的高行健根本不如莫言。肖洛霍夫获奖时,西方也不会因为他是社会主义苏联的作家而有异议,为什么轮到莫言就要带上政治的偏见?西方已不能如过去那样无视、轻视中国文学,中国文学界应当像莫言那样挺起胸膛与世界对话,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二位发言人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元勇先生,作为被邀请陪同莫言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的亲历者,他以“讲故事的人走进诺贝尔奖殿堂”为题详细介绍了此次领奖的全部过程,并对莫言获奖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莫言在写作中摆脱了高高在上的姿态,放低视角,书写农民世界。第三位发言人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张教授是国内第一个出版莫言专论的作家,也是莫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老师,张老师发言题目是“关于《蛙》的多重缠绕”,从《蛙》的命名、结构,以及作家对计划生育的态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情感价值,对人性的开掘也到了新的高度。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杨早老师。杨老师以“‘三个代表’莫言”为发言主题,将莫言放入更广阔的文学背景中进行审视,认为莫言是80年代文学的代表、乡村写作传统的代表,同时也是继承以蒲松龄为标志的古老的民间文学传统的代表。

会议第二单元由孙绍振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来自复旦大学的郜元宝教授,他以“中国当代文学评价体系的自我建构――因莫言获奖想到鲁迅的一些话”为题,主要探讨了如何从现代文学(鲁迅)那里汲取经验,应对当下因诺奖或其他因素而对当代文学评价体系的干扰与影响?提出了莫言获奖后对其作品本身的研究被遮蔽,以及当代中国丧失对文学的批评精神重视等问题,发人深省。其后发言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著名学者杨扬教授,他以“影响莫言写作的几个因素”为题发表演讲,认为莫言大哥的人生经历以及乡村智慧、乡村想象等因素对莫言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厦门大学朱水涌教授发表了题为“重回80年代看莫言”的演说,将莫言的创作置于80年代中期文学转型时期进行观照,认为莫言的创作中较少体现寻根文学式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徘徊,具有独特性,在文学转型过程中有独特价值。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因临时有事不能出席论坛,委托厦门大学王宇教授为大会介绍了他专为此次论坛撰写的长篇论文《“在地性”与越界――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和意义》,陈晓明教授认为,莫言获奖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时间标志,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文化给予的最高评价,特别是中国文学。它获得国际社会的肯定,显然与电影这种新兴艺术还不一样,文学毕竟是与母语相关,与中国几千年的书写传统相关,与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根本能力相关。只有肯定中国文学,才能让中国人找到对当代文化的信心。陈教授论文还详细分析了莫言如何将民族寻根推向个人层面,以独特的历史叙述将世界观文本化,以及其小说中语言的自由与越界。

当天下午进行了会议第三、第四单元的发言。会议第三单元由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林丹娅主持,第一位发言的是厦门大学的王宇教授,王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西方的中国形象:莫言与乡土中国传奇”,王宇教授先梳理了近代以来西方“乡土中国”形象出现的知识背景,她认为新文学以来的乡村叙事都难以逃脱西方的目光,寻根文学更是如此,以寻根出道的莫言也难以逃脱这一文化宿命,莫言的乡土叙事更多的是建构和发明了一个充满传奇、异质性、异域情调的乡土,西方无疑欢迎这样的他者化的乡土中国形象,以此可以验证西方的自我主体。最后王宇教授认为,莫言的获奖将我们置于这样的追问之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前景是否就在于它的乡土性?中国文学又将如何表述乡土?表述农民?上海大学的董丽敏教授以“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中国经验――以莫言为个案’”为题,认为莫言的写作直面最为根本的土地问题,同时具有重构宏大叙事的意图。接着,董教授从文本内容、写作资源等角度对《生死疲劳》这一文本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讨论深入至当代文学作者身份及文学传统。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王侃教授发表了题为“诺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体系的调整”的演说,从小说翻译问题入手,认为莫言小说的英译是一个小说重新组装的过程,从而对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中的地位及中国文学传统进行了评析。复旦大学的王宏图教授也以“外来影响的刺激与本土资源的盘活”为题,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影响的焦虑”问题提出见解。

会议第四单元由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的张业松教授第一个发言,张教授的题目是“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认为可以以诺奖为参照系看待中国当代文学,将莫言视为近三十年文学的总结。张教授将莫言的成长过程与近三十年文学发展相对应,分别以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十年对之进行考察。随后发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晓丽教授,刘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莫言:自然奇观”,主张将莫言视为一个整体性的风景来接纳,并认为其写作与阿里斯多芬有相通之处。第三位发言的是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晓平。他以“海外对莫言获奖的反响”为题,从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海外汉学家针对莫言获奖这一事件的讨论进行了概况,拓展了研究视野。最后发言的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张治副教授,他的发言题目为“民国时期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关注和译介”,考察了民国时期期刊如《小说月报》《东方杂志》中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介绍,并直接展示了相关数据、图表资料,认为民国时期对诺贝尔奖作家的译介营造了世界文学共时性氛围,而中国人诺奖情结也从这一时期萌生。

会议最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致感谢词,并认为莫言获奖这一事件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一是如何看待诺奖与中国作家关系,其二是如何评价诺奖与意识形态关系,而最重要的问题则是莫言的文学主题是否具有普世性。

本次会议安排紧凑,日程集中,在短短一天时间中,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讨论,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准的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各抒己见,论题涵盖面广,将对莫言获奖这一事件的讨论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学传统、文学域外传播、文学批评标准、文本分析、作家姿态等问题进行了联系,使得讨论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意义,各位与会者的良性互动也使得到场师生获益匪浅。(厦门大学中文系洪柳报道)

 

 

 

 

文章录入:yanwang    责任编辑:yanwang 
  • 永乐高131net登录

    Copyright© 2023  永乐高131net登录 - 永乐国际官网欢迎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永乐高131net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