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顺教授精彩阐释诗歌中国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访问次数:

 

谢有顺教授精彩阐释诗歌中国

 

2013527日晚730分,来自中山大学的谢有顺教授在人文学院101报告厅带来一场题为《认识一个诗歌中国》的讲座。本次讲座系人文国际系列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林丹娅主持。闻讯赶来的系内外师生参与了这次讲座。

谢有顺教授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有《先锋就是自由》、《文学的常道》、《从密室到旷野》等十几部著作,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讲座开始前,林丹娅教授对谢有顺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谢有顺教授的学术成就。

讲座伊始,谢有顺教授引入了“诗歌中国”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有以文治国的传统,而诗歌又在“文”中占有中心地位,中国的诗歌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意义,具有塑造人的情怀的作用。每次经历自然灾害,往往出现叙述灾难的诗歌,诗歌由此具有了宗教式的抚慰人心的作用。而与信仰宗教的国家的人不同,中国人在取名时,往往以名字是否有诗意、有出处、有用典等文学标准评价取名水准的高下。谢有顺教授指出,中国人人生的终极追求是审美的、艺术的,而文学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人生,不了解中国的文学、中国的诗歌,就无法了解中国文化、无法了解中国人。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诗文之所以比小说、戏曲等叙事文体地位更高,便是因为从诗文中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旨趣、情怀、追求,而叙事文体讲述他人的故事,看不出作者本人的情怀与抱负。古代人不为自己作传,而他们的诗歌即是自传。谢有顺教授以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与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进行对比,指出前者未见个人体验、情怀而后者能见性情,因而后者更高一筹。谢有顺教授认为,诗歌为中国人提供一种普遍的价值观,诗即是国人的宗教。

接着,谢有顺教授指出,中国人具有重经验、感觉、情感的特点,而中国诗歌中体现了一个“情意中国”,非但对人,对万事万物也皆有情。如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水”“月”等物,常常被人格化、情意化,而人与物也往往有情意的交流。而古代诗歌之所以成就甚高,是因为诗歌进入了人的日常生活,人的价值观与精神均为诗歌所塑造。五四时期旧体诗被猛烈抨击,深层原因是诗歌趋于僵化,人逐渐为格律所束缚,无法以诗歌为个人情怀胸襟的载体,诗歌流于清玩,成为一种虚假性的写作。因此,新诗革命不仅是对语言、形式的革命,更是针对灵魂的革命,其目的在于重新找回青春中国的形象。在古典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化的过程中,新诗具有重大意义。诗歌的变化,体现了中国人价值、灵魂的变化,而新诗的晦涩难懂,实质上也是现代人心灵日趋精细的结果。

谢有顺教授认为,诗歌位于文学的金字塔尖,一个国家对诗歌、诗人的态度即是一个国家对文化的态度。当前社会,诗歌依然是抒情的最佳方式,凝练着中国人对人生最好的认识,古今诗歌中也存在着一种情怀的传承。在教育领域,诗歌也可以培养对心灵的精微观察与体验能力。没有文学参与的民族复兴是不可想象的,在个人层面,诗歌也可以达到培养情怀、超越俗世的目的。从诗歌切入,可以看到中国独有的价值观。而身处当今时代,也有必要多一分诗心,多一点关乎自然、星空与远方的情怀。

在互动环节中,谢有顺教授一一解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主持人林丹娅教授向谢有顺教授致以谢意,并鼓励同学们深入学习与研究。讲座最后,林丹娅教授与厦门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王宇教授一起向谢有顺教授赠送了人文国际讲座纪念牌,并合影留念。讲座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中文系  洪柳)





 



文章录入:xwzumx    责任编辑:guodong 
  • 永乐高131net登录

    Copyright© 2023  永乐高131net登录 - 永乐国际官网欢迎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永乐高131net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