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地理学的名实之争及其发展与应用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7日 访问次数:

 

语言地理学的名实之争及其发展与应用

 

201310217点在联兴楼304,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张维佳教授就语言地理学的名实之争,以及语言地理学的发展与应用问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张维佳教授拥有有很多光环,其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力语言学奖获得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张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语言地理学、汉语语音习得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近年致力于语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张教授此次与中文系的师生一起分享了其今年来的研究成果。

首先,张教授指出,语言地理学这一理论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来自比利时的神父贺登松,尽管语言地理学的理论发展了近百年,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却相当崎岖,滞后。要想推动语言地理学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为其正名,明确其学科性质及其归属问题。目前,学界关于此理论有两种较为普遍的命名,一种是以曹志耘为代表的“地理语言学”,一种是以岩田礼、石汝杰、张维佳为代表的“语言地理学”。张教授指出,“语言地理学”这一提法,更能够概括这一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性质。张教授通过分析“语言地理学”与“历史语言学”、“方言学”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语言地理学”的学科定位,即其属于语言学、方言学的研究范畴。

其次,理论介绍完毕后,张教授以上海师范大学潘悟云教授主持并建设完成的语言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向师生们展示了“语言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信息化与方言研究成果相结合,使用者可以查找任意字词、该系统便可呈现出其中国版图上的分布情况,这为方言研究、语言地理研究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参考,促进方言研究的发展。

最后,在张教授精彩地演讲结束后,与师生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师生们踊跃提问,围绕语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方言语料的来源问题以及发言保护与普通话的推广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正如柴田武先生在《汉语方言地理学・序》(愿方言地理学在中国开花结果)中所预料的:“(方言地理学)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在法国诞生的,到20世纪末,在日本已经极为普及,而到21世纪将在中国发扬光大。”张教授亦希望如此,希望语言地理学研究能够越来越好。

 

(中文系 孟广洁)

 

                       

 

               

文章录入:yanwang    责任编辑:yanwang 
  • 永乐高131net登录

    Copyright© 2023  永乐高131net登录 - 永乐国际官网欢迎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永乐高131net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