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与融合:戏剧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年会成功举办

文章出处:中国语言文学系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1日 访问次数:

超越与融合:戏剧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2021年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年会

2021年10月23日上午9时,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合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承办的“超越与融合:戏剧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年会”于厦门大学科学与艺术中心四号会议室开幕。

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邱伟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胡志毅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代迅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外戏剧研究领域的五十多位专业学者参与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苏琼教授主持,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开幕式结束后,由胡志毅会长担任主持,陈吉德教授担任评议人,宋宝珍研究员(线上)和董晓、陈军、贾冀川、黄爱华四位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

10月23日下午第一场分议题报告“21 世纪戏剧发展新趋势和20世纪戏剧理论与历史演变”于科艺中心四号会议室举行。第一、二组报告分别由阎立峰教授、邹元江教授主持,马俊山教授、林婷教授评议,以施旭升、陈建军教授为代表的11位报告人表达了各自的学术见解。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就戏剧的现代化、地方戏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讨论。

10月24日上午,第二场分议题报告“中外戏剧比较研究”“戏剧与文化研究”在南光一101报告厅举行。第三、第四组报告,分别由李城希教授、董晓教授主持,孟晶教授、施旭升教授评议,以陈吉德、林婷、孟晶、汪晓云、满新颖5位教授为代表的10位报告人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畅所欲言。同时,第三场分议题报告“戏剧与文化研究”“性别与戏剧(包含女性戏剧研究)”在科艺中心四号会议室有序进行。第五、六组分别由夏波教授、黄爱华教授主持,贾冀川教授、苏琼教授评议,胡志毅和张福海教授、丁明拥副研究员、编剧徐频莉等10位报告人分别做了精彩发言。评议人特别指出把数字媒体技术融入话剧舞台艺术,这也体现了戏剧发展的新趋势。

本次大会的线上会议开设国内专场和海外专场,这两个线上专场于23日下午平行进行,共有17位学者线上发言。国内专场有两组报告,分别由李伟教授、李锡龙教授主持及评议,以顾春芳、韩曦、梁燕丽、刘家思、南志刚教授为代表的9位报告人线上发言。海外专场使用中英双语,由李婷文老师担任中方主持,美国Lesley Ferris教授致开场辞与结束辞,新加坡蔡曙鹏教授评议并组织讨论,日本中山文和铃木直子、保加利亚Kalina Stefanova、巴西Paulo Ricardo Berton、韩国Jirye Lee、马来西亚沈国明等来自7个国家的8位学者线上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议题,围绕戏剧新趋势展开讨论,并收获了丰硕的学术研讨成果。英国利兹大学名誉教授、曹禺的女儿李如茹女士,也参加了线上会议。会后,她给会务组发来邮件,阐述了她对个别论文的看法,并真诚地祝贺本次会议顺利圆满成功。她写道:“总之,会议很好,学到多多。谢谢,再谢谢。如茹鞠躬(很深很深的鞠躬呢——知道你们有多么辛苦啊)”。

10月24日中午,本次学术研讨会于厦门大学科艺术中心四号会议室举行闭幕式,施旭升教授主持,陈军教授进行线下会议总结,丁明拥副研究员作线上会议总结,胡志毅会长致闭幕辞。陈军教授在总结中提到,本次大会的内容丰富充实,涉及范围广,他从“我先说,接着说,对着说,照着说”四个维度对“超越”的主题进行了解释,并鼓励学术思想的自由交流。胡志毅会长在闭幕辞中指出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国内海外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充分体现了开放、拓展、创新的特点,会议的效果超出了预期,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在与会者的掌声中,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10月22日至25日,学术研讨会进行期间,计有一个主题报告、两个线上专场会议(三组发言)、三个分议题报告(六组发言)、四场学术讲座(主讲人分别是胡志毅教授、马俊山教授、高子文副教授、编剧徐频莉),分时段、分场地,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有序而顺利地开展。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主会场、分会场,线上线下、国内海外,复杂多变……如此形式多样的戏剧国际研讨会,真是史无前例”(黄爱华教授),大会充分体现出广泛性、专业性与学术性的特点,圆满成功。

图片 丨 雷子歆、钟骏杰、杨茂珩、冯诗佳

文字 丨 赵卓然

排版 丨 王雪晶

责编 丨 何缘晓

文章来源:厦大人文 微信号: XMU_RWXY

永乐高131net登录

Copyright© 2023  永乐高131net登录 - 永乐国际官网欢迎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永乐高131net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