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厦门大学语言学实验室系列讲座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7日 访问次数:

2024年6月27日上午,厦门大学语言学实验室系列讲座在厦门大学语言学实验室多功能厅展开,新加坡国立大学沈瑞清助理教授、澳门大学徐宇航助理教授应邀作为主讲。本场讲座由李湘副教授主持,叶玉英教授、许彬彬助理教授、杨望龙助理教授、中山大学曾南逸副教授参加,语言学方向的学生到场聆听,共享学术盛宴。

新加坡国立大学沈瑞清助理教授首先作题为“从一等韵读三等韵现象看闽语三个常用词的语源”的讲座,中山大学曾南逸副教授与谈。沈瑞清老师就闽语各方言中“稻子”、“灰烬”、“路”这三个常用词的语音与构拟的上古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探求三个常用词的语源,总结出闽语中存在一等韵读同三等韵的语音演变规律。


此外,沈瑞清老师还重新讨论了吴闽语之间的关系,他发现沿海闽语同时存在与吴语和内陆闽语一致的共同创新,根据这一发现重新构建了吴闽语之间的谱系关系。他还提出,这种相关关系的成因可能是闽语的形成源于一种渗透式的长期移民。

中山大学曾南逸老师、厦门大学杨望龙老师就演变条件问题与沈瑞清老师作深入讨论。

第二场是由澳门大学徐宇航助理教授作“闽语研究的历时探索与共时开拓”为题的讲座,许彬彬助理教授与谈。区别于沈瑞清老师从微观入手的讲座,徐宇航老师从宏观的方法论出发,结合具体事例分享语言研究中的注意事项。她指出语言学研究一是要注重历时探索,但是在使用西方文献的时候需要避免方言归属的杂糅,注意是否有硬译的句式,避免现象的偏差。并以葡语中“Taipa”在文献中的呈现情况考证出历史上的澳门存在闽语底层。二是要注重共时研究的积累,除开文献的积累,还要进行新语料的发掘和新理论的运用,尤其是要引入比较的视野。她以广东闽语中的多功能词“放”为例,结合“放”在不同闽语中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不同功能的形成原因。

李湘老师与许彬彬老师分别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参加讲座的同学就语言接触和语法等方面的问题与徐宇航老师展开热烈的讨论。

在热烈的讨论中,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席铃珊


永乐高131net登录

Copyright© 2023  永乐高131net登录 - 永乐国际官网欢迎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永乐高131net登录